Page 270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70

秋    季


                  早在宋代, « 岁 时 广 记» 就 记 载 “ 立 秋 日 天 气 清 明,万 物 不 成.有 小 雨,
                  吉;大雨,则伤五谷.”说明人们早已 掌 握 了 季 节 性 雷 雨 对 农 业 生 产 的 不
                  利影响.
                      但也有的地区希望晴天,如 “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与作物的
                  类别及生长期相关,立秋时临近收割的作物,人们希望晴暖天气加速黄熟,
                  比如上海地区春播高粱在立秋时已普遍成熟,此时如遇连阴雨,特别是密穗

                  高粱,容易穗上生芽.


                      立秋南风秋要旱,立秋北风冬雪多
                      立秋吹南风,说明本地在暖空气控制下,同时也说明暖空气势力比较
                  强,立秋以后将维持一段时间的晴热天气,因此有 “ 立秋南风秋要旱”之
                  说;立秋吹北风,说明冷空气势力较强,到了冬天,温度一低,雪就容易下

                  下来了,因此有 “ 立秋北风冬雪多”的说法.对于立秋时吹什么方向的风会
                  预示未来是怎么样的天气情况,民间根据经验总结出了很多相关谚语.如:
                  “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是说立秋节气之前如起北风,立秋节
                  气以后就要下雨,如果在立秋节气以后起北风,就 有 一 段 很 长 的 时 间 不 下
                  雨;“ 立秋刮北风,稻要 收 获 必 然 丰 ( 海 南 保 亭)”,是 说 海 南 地 区 此 时 水
                  稻已经成熟,如果刮北风则主晴,利于抢收水稻,晾晒稻谷.注意观察立

                  秋节气前后的风向,大致可预测秋天是干旱天气还是多雨天气.类似谚语
                  还有 “ 立秋西北风,秋后干得凶 ( 广西容县、江苏丹阳、山东成武)”,不
                  同地区对于不同的风所带来的气候特点的总结,也不尽相同,如谚语 “ 立
                  秋南风必旱,东北风大雨”( 广西宜州) “ 立秋东风多雨,南风旱” ( 河南

                  新乡).


                      立秋节前有伏汛,霜降前后有秋汛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
                  地显著上涨时期.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
                  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

                  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积雪融化,
                  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
                  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
                                                                                     2 4 5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