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古代成就之畜牧起源

打印
字号:

  3.六畜兴旺--畜牧起源与传播

  相传伏羲氏太昊教人们把吃不完的猎物圈养起来,使其生育繁殖,从而使历史由狩猎时代进入畜牧时代(图72 新石器时代的畜牧起源)。(图73 畜禽骨骼化石、标本陈列展示)考古发现证明,大约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已经开始人工饲养猪、狗、牛、羊、鸡等家畜。而这些主要的家畜在四千年前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饲养,这也说明中国是家养动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夏商周时期,随着马的驯化的完成,今天所说的“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到此已经齐备,并被普遍饲养。这个畜牧专题展出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陶质模型和畜禽标本,展现了中国畜养之源远流长。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新石器时代的畜牧起源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畜禽骨骼化石、标本陈列展示

  考古研究证明,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从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猪骨算起,我国已有近万年的饲养驯化家猪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对比野猪和家猪的体形,可以看出,野猪前躯较长,约占70%,后躯短小,约占30%。在人工饲养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改良的家猪,前躯和后躯逐渐发展为约各占50%,而今天猪的体形前躯缩小到35%,后躯则增大到65%。从这件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绘有猪纹的陶钵上可以看出那时候猪的体形已经与现代家猪十分相似,已不再是野猪的原有形态。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猪的体型变化展示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东汉陶猪圈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元代黑陶卧猪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商代猪尊

  六畜中的马驯化时代最晚,也被广泛饲养并用于役使。春秋时期,马开始被用于军队作战,成为军事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也在军马的饲喂、居住、调教、骑具、役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相马术”应运而生。春秋战国时期的伯乐就是我国相马术的奠基人之一。古往今来,“伯乐相马”的故事也在中国广为流传。这一个伯乐相马的场景,突出了伯乐与马的交流与互动。用标本制作的马不仅能叫还能跳,不能不佩服制作技艺的精湛。此外,当时的相马名家还有九方皋。这些早期的古代相马家,不拘泥于马的外表形态,而从内在体质和神经活动方面给予整体鉴别,成为我国古代相马学的特色之一,也是先秦相马学的一项重要成就。秦汉时期,以养马业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速。汉武帝时从西域引进了著名的大宛马进行杂交育种,改良中原马种,并依照大宛马铸造了一匹金马立于长安。东汉马援所著的《铜马相法》成为当时的标准相马法,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马的穴位和经络,关于马的外形的鉴定也有了新的标准。汉代时我国远缘杂交育种的最大成就--马和驴的种杂交育成了骡子,也成为一种品质优良的役用家畜。隋唐时期的养马业也很发达,为了选育良马,甚至还给马上户籍,这也是掌握马种优劣的一种措施,当时有“相马不要先带本,一似愚人口中传”之说,意思就是相马卖马都要带上马的户籍。清代全盛时期,由于朝廷抑制内地民间养马,养马业日益衰落。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伯乐相马场景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铜质的良马模型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西晋灰陶牛车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东汉宰牛俑

  这个单元展示了家禽,包括有鸡、鸭、鹅和鸬鹚。考古研究发现早在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华夏先民们饲养家禽--鸡的痕迹,经过漫长的驯化和饲养,逐渐出现了更多鸡的品种和其他禽种。研究还证明,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野鸭驯化为家鸭的国家。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人工饲养家鸭的行为,到了春秋时期则成为民间普遍饲养的家禽。人们甚至已经掌握了适宜家禽配种的季节,当时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鸭城和鸡陂(鸡场和鸭场)。吴国因大规模养鸭,被称为“鸭城”。两汉时期,鸭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家禽(鸡、鸭、鹅)之一。西汉时期还出现了驯养鸬鹚进行捕鱼的行为,鸬鹚的出现使我国的家禽又添新成员。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东汉杀鸡俑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乌鸡标本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绿头鸭标本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宋三彩鸡身人面俑

  兽医的起源是与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畜过程相伴随发生的。随着原始畜牧业生产的初步形成,兽医活动也随之出现。 “兽医”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周礼》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兽医。以后历代的畜牧兽医技术不断有所发展,不仅出现了越来越完整严密的兽医理论和众多兽医专著,各代还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兽医。明代的喻本元、喻本亨兄弟就是当时两位杰出的兽医。两人自幼学习医术,一直在家乡一带行医。这个幻影成像演示的就是“喻氏行医”的故事。喻氏兄弟由于兽医术高超,针对马、牛的病症采用“针砭治疗”, 从而达到“应手而痊”的效果而闻名。此外,喻氏兄弟还共同完成了一部理、法、方、药、针灸俱备的传统兽医学巨著《元亨疗马集》。直到今天仍是国内外流行最为广泛的兽医理论经典。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喻仁、喻杰行医”行医示意图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传统兽医学巨著《元亨疗马集》

   为了内容的完整性,制作陈列时特地增加了渔业这一单元。原始捕鱼如同原始采集和狩猎一样,是原始先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远古先民最初捕鱼是在浅水中用手捕捉或集体用身、手、脚组成栅网围捕活鱼,或用木棒、石块等击打、摔砸捕鱼。捕鱼工具有石制、骨制的石镞、骨镞、骨鱼镖等。受到集体围捕鱼的启发,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渔网。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有大量网纹。河姆渡遗址和吴兴钱山漾遗址也曾出土过不同形制和大小的木浆。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的渔业有着悠长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池塘养鱼已经出现。《陶朱公养鱼经》中已有记载。东汉时已有稻田养鱼。明清时期,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水层分布特点,发明了多种家鱼混合养殖的高产技术。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西周玉鱼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绿釉烤鱼炉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鱼撮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畜牧起源与传播 鱼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