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浦东新区经贸局的最新消息,新国际博览中心今年底将不再是“孤岛”。经贸局商旅处负责人孙永强透露,新国际博览中心大工地上,两个项目二星级左右的经济型宾馆和2000平方米的餐饮设施,年底即将建成。
目前浦东共拥有会展场馆面积达10.7万平方米,约占上海市总量的40%,去年浦东展览量占全市总量的41.1%。但是,新国际博览中心作为浦东也是上海最主要的场馆,周边配套工程却一直没能跟上。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浦东新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会展管理办公室,直接进驻新国际博览中心现场办公。据会展办的姜刚介绍,今年底竣工的经济型宾馆和餐饮配套是“长期性的临时建筑”,首先要保证明年初6、7号馆建成后的配套使用。另外,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在制定新的调整性规划,建设永久性的配套工程,其中包括龙阳路交通枢纽站的建设等。
浦东的“孤岛”现象同样也出现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上。每到节假日,上海科技馆和世纪公园内总是游人如织。世纪公园的花季狂欢节、国际音乐烟花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上海科技馆丰富的展品和球幕电影也引来各地游人,然而园内馆内风光无限,园外馆外休闲配套设施却是捉襟见肘。地铁上海科技馆站去年开张的“亚太盛会”休闲购物广场至今也没能形成气候。
目前,两个“孤岛”周边基本规划为中高档住宅区,今后两年将有250万平方米建筑项目陆续建成,已经鲜有开发商业休闲设施的余地。记者近日获悉,已有房产开放商构想建一条国际文化商业街“串珠成链”。构想中的这条街位于梅花路上,东面正对博览中心5号馆,西接世纪公园7号门及地铁车站。如果能够在这一线上聚集起一批富有品位的商业设施,无疑将填补空白并形成特色。
专家认为,会展旅游业可以是一条较长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会展旅游,以及下游的餐饮、住宿、休闲、购物、交通等等。如果这条链条串得好,将爆发巨大的效益。
“会展中心应该建成一个多功能商务活动中心,而我们现在对此认识还不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苏勇这样分析,不仅浦东,整个上海的展馆规划都不够完善,“从交通到餐饮、宾馆、休闲设施和配套商业设施,再到与景点的互动,会展应该能串起很长的产业链”,在上海这样的商务游客多的城市,更应该建立起旅游和会展的紧密互联。
现在浦东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条完整的会展产业链有望在浦东初步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