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展有利于启动内需,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于湖南会展业来说,被非典冲击的第一个案例就是春季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的延期。记者近日从各方面搜集的信息表明,随着非典阴影的消散,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并呈现活跃态势,今年下半年,长沙会展将有可能出现少见的会展“扎堆”现象。 对于会展商来说,会展就是金钱;对于参展商来说,会展就是市场;对于政府来说,会展有利于启动内需;对于城市来说,会展扎堆考验着城市的消化能力。 3天一个会展 国际食文化博览会、第二届汽车工业展览会、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房地产交易展示会……这只是下半年将要举行的展会中的一份不完全名单。 “随着上半年被延期的展会在下半年集中开展,下半年长沙的展会将呈现近年来少见的‘扎堆’现象。”湖南省展览业协会副秘书长熊健说。据了解,2002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展会有330个,今年由于受非典影响,上半年一些展会被迫取消,全年的展会将会有所减少,但是下半年展会的频率将增大。 以省展览馆为例,下半年将承办15个左右的展览会,6个月的时间要举办15个展览,平均半个月就有一次,这还不包括尚在洽谈之中的数个展览会。除此之外,包括红星农博中心、国际影视会展中心、各大酒店、体育场馆等有限的场地都将被众多的展会所湮没。加上这些展览,如果说下半年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展览会毫不夸张。 展会“扎堆”迎合了各个方面的意愿。参展商急需完成上半年未能完成的市场推广活动;会展商则因为展会“停摆”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几近歇业状态,迫不及待地想重振市场;专业会展场馆也空闲了较长一段时间,损失惨重,经营上如何弥补上半年的损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受非典影响,市民消费紧缩,因此迅速启动内需、促使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恢复灾前状态,是政府部门对会展寄予的厚望。 场馆难觅 非典连累与会展相关的旅游、餐饮、饭店、交通等行业。但会展的迅速启动,使得展览馆成了“香饽饽”。某展览中心负责人兴奋地说:“以前是我们找会展商要会展,现在是会展商找我们要场地”。 让不少会展公司和广告公司头疼的就是场地问题。长沙某广告公司老总黄河诉苦道:“展览场地都已经排满了,上半年延期的展览也挤在下半年,我们现在完全是在抠时间。”与此同时,不少会展商开始揣摩着利用其他能够利用的场地来开设展览,公园、酒店、体育场馆等一切能够利用的场地都利用了起来。 在会议方面,有关方面预测,6月到8月可能会成为今年各大公司开会的集中时间,本地不少酒店也做好了相应准备。据了解,年初举办的煤炭交易会让华天大酒店获利过千万,而会议将成为华天大酒店今年盈利的大头。 规模瓶颈 如今,会展经济已成为无限商机的代名词。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会展业,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部门,直接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广告、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湖南省政协常委、贸促会名誉会长唐德元认为,国际上会展业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为1:9,即对相关行业的效益为会展直接经济效益的9倍。在国内,由于受到规模、接待能力等限制,平均为1:6,在省内差距则更大,但是会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下半年长沙市将迎来五城会,这次重大的体育盛会也将为长沙市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但在会展业越来越热的背后,同样存在瓶颈。 与上海、广州比较成熟的会展业相比,一方面,省内会展业的发展基础还十分薄弱;另一方面,有限的资源尚未实现优化组合,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屡有发生。有政府部门负责人曾指出,展览业在管理体制、展会规模和设施以及常年展示中心等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行业自律机制和规范尚未形成。展会审批政出多门,诸如汽车展、电脑展、建材展,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另外,号称国际展却吸引不了多少国际客商,让参展商觉得名不符实。 “展会的规模和档次上不去,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有限;没有200个展位的展览会,规模效应无法体现。”唐德元认为。非典形势不断明朗的利好消息使会展业在几近休眠的状态中重现生机,在展会“扎堆”的热潮中,一些低档次、小规模的“游击展”也将穿插其中,这些展览一般才几十个展位,匆匆上马,拉动经济无从谈起。业内人士认为,湖南的会展业要承担启动内需的重大期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