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此前一度要合二为一建设的奥运项目“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建设项目近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将分开设计建设;同时,中国贸促会仍在对新国际展览中心的选址、规模和可行性等问题进一步论证,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务院审批。 据中展集团副总裁、新国展中心筹建办负责人梁文介绍,中国贸促会1999年初向原国家计委提出易地重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项目建议书,2001年,原国家计委认为这一项目已具备立项条件,建议国务院批准。在这一方案中,新国展中心被北京市纳入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亦即奥运中心)的整体规划中,新国展中心的部分场馆准备在申奥成功后兼作体育比赛场馆,以避免“重复建设”。然而在此后的多次专家论证过程中,大多数专家认为展览中心与体育场馆功能设置、建筑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能合二为一。此后,中国贸促会及中展集团先后四次组织专家,对顺义天竺空港工业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马驹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四个备选场地进行论证,并提出了在顺义天竺建设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倾向性意见。 此间有评论认为,新国展中心与奥运中心合而又分,反映出各方在对这个重大项目的认识更趋理性。 梁文表示,国展集团将采取灵活的融资模式,引进多方资金共同建设这一北京乃至国家重点工程,并且不排除引进外资。他表示,按理想的进度,新国展一期工程有望在2006年完工。 据了解,北京现有的12个展览场馆中,室内展馆总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室外展场15万平方米,但符合现代展览需求的不超过10万平方米。展馆面积6万平方米的国展中心自1992年建成之后,展位很快就趋于紧张。原本认为能够满足未来10—15年需求,但到1997年便已饱和,同时面临周边交通拥堵、配套设施缺乏等难题。 由于北京近年来展览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展馆不足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在上海、广州等城市先后建起大型和超大型展馆之后,北京展馆硬件设施落后的窘境日渐突出。据业内人士透露,原本在京定点举办的数个大型品牌展因场馆太过拥挤而起意外迁。由于新国展中心项目未见动作,北京市有关企业开始谋划在传统的展馆布局之外另起炉灶,抢得会展业一杯羹。 位于朝阳区十八里店的北京物流港设计规划中设置了会展功能区,并已有企业准备投资兴建大型展馆。据知情者透露,这一总规模20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已得到北京市有关方面的首肯,如一切顺利,一期工程———投资约8亿至10亿元的6万至8万平方米展馆,最快能在2004年底投入使用。 去年底开工建设的北京物流港,建设用地近47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1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根据规划,北京物流港内将建设物流、会展、商贸、综合发展和绿色体育五大园区,计划于2007年建成。北京市领导曾公开表示:建成后的北京物流港将对完善北京城市功能、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并为发展壮大北京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会展业等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会议中心”与“展览中心”将分开建设,新国展中心进入上报可研报告阶段;北京物流港亦有意筹建大型展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