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疫症冲击加速优胜劣汰 深会展业酝酿大洗牌

打印
字号:
2003.06.16

  疫后重组

  疫情消退,百业渐兴,沉寂多日的会展行业也正在紧张筹备复办事宜。专家表示,疫症考验后的深圳会展业正在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结构调整。据介绍,深圳会展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去年在高交会馆举办各类展览达62个,不过与广交会等知名展会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业内人士希望,藉此机会优化行业环境,提高品牌竞争力。

  筹备复展 争饮"头啖汤"

  “寂静的展馆将恢复人气,空白的排期表又要排得满满的……”优博展览公司的开美放下联络客户的电话,几个月都未有过的轻松浮上心头。有同感的并非她一人,深圳几乎所有展览业企业近日都感受到一种喜悦。

  根据目前已敲定的展会安排,“中国深圳钟表礼品展”拔得头筹,於6月25日在高交会展馆举办,喝到深圳会展业复苏后的“头啖汤”。国际中央空调与幕墙工程暨建筑贸易博览会紧随其后。据深圳市经贸局官员介绍,7—9月,深圳将举办30场展览活动,其中仅7月份就有15场。权威人士预计,深圳会展业7月份将开始全面复苏,10月有望达到高潮。

  展览业的复苏是展览公司、展商和观众都盼望已久的,不过也有业界人士指出,主办方不应盲目争饮“头啖汤”,对於欠缺经验和能力的企业而言,练好内功显然比抢得虚名更有利於长远发展。而且在目前热门展会重复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许多展会延期举办无疑更拉近了重名展之间的档期,造成客流分散和资源浪费。

  疫情拖累 损失数百万元

  春夏季历来是深圳的展览旺季,而且这几年展览业呈跳跃式发展,计划近期举办的展会多达百场,其中不少是蜚声国际的品牌展。据称,SARS疫情给深圳展馆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

  据调查,受到疫情的影响,汽车嘉年华、房地产交易会、钟表珠宝礼品展已经延期。这些展会前期投入大部分超过200万元人民币,有的更高达400多万元人民币。据深圳中电创意会展公司介绍,原计划在5月28日—5月31日举办的国际移动通讯预订展场3万平方米,组展投资200馀万元。现在30家日本展团、12家韩国展团以及占展商25%的其他各国展团都没有明确表态来参展。

  优博展览公司的吴总感慨:“如果取消这些展会,企业已经花费的前期投入不仅收不回来,还要面临与展馆、参展商、媒体、酒店、印刷等单位的法律纠纷。不少举办单位可能因此而倒闭。”即使展览能够延期,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广告投入,一方面也要与展馆协商延期的展期安排。

  重新洗牌 加速结构调整

  许多展览业人士认为,这次突如其来的调整将成为深圳展览业优胜劣汰的一次大洗牌,平日里那些忽视了品牌建设甚至根本就是搭顺风船重复办展的企业将被淘汰。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秘书长孙女士说,尽管深圳市2002年举办的各类商业性展览达69个,参展商现场成交额达1706.56亿元。但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展并不多,目前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整个城市的发展不相匹配。她说,协会和外经贸主管部门常常建议一些缺少品牌影响力的展会合作或重组,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这次危机也许将成为一个契机,企业同舟共济将损失降到最低可能形成多赢的局面。同时,已经创出品牌的展会还有了更多时间积蓄实力。

  有专家分析认为,灾难性打击使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但这正是进行产业重组、企业重组的好机会。原有平衡破坏后,行业收缩,有实力的买家正好可以“逢低买入”。这种低谷时期的低成本扩张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兼倂劣势企业;第二,行业外想进入该领域的资本“趁火打劫”;第三,外资企业原本就看好这块市场的,将加大投入。

  会展业主管部门经贸局官员指出,展览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非典”打击只是加速洗牌的催化剂。当企业的惯性经营被这次“非典”打破后,展览行业大洗牌的发动者可能是外资企业。

  恶性竞争 行业整体下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抨击深圳会展市场环境恶化,会展业处於整体下滑态势。“不少在深圳举办的品牌展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本地的专业展览公司在政府、展馆直接办展的不平等竞争环境下,发展艰难甚至萎缩,外地到深圳办展往往来过一次就不愿再来。硬件方面目前仅有一个面积5万平米的高交会馆,新的会展中心位于市中心,交通疏导、仓储运输等成为展览举办单位头疼的问题”。

  据了解,深圳周边的东莞、广州、珠海、中山、顺德、番禺等地都建了面积不小於深圳高交会馆的展馆,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东莞今年吸引了世界最大的鞋展,并准备继续向国际著名品牌展览挺进。这些无疑给深圳的会展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对会展业颇有研究的政协委员郑世进先生认为,深圳亟待优化会展环境。他曾就此向深圳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递交提案。

  郑世进认为,展览市场缺乏“游戏规则”,即行规或展览管理条件,导致同类展览安排在同期、同一展馆展出,人为制造恶性竞争。他说:“在展览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个城市举办相同题材的展览会十分罕见。再说展览会不是办集市,归倂到一个屋檐下办展,规模虽可撑大,但实力和影响不可能同步放大。”

  加强管理 建立评估体系

  郑世进提出三个解决办法:一是展馆引入竞争机制,降低收费标准;二是尽快制定会议展览市场管理条例及行业规范;三是出台吸引外地来办展的优惠政策,建立展览项目评估体系,对优秀展览项目组织者给予奖励,吸引其来年继续到深圳办展。

  关於如何防止多头审批、重复办展和题目“撞车”,有专家建议,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自己的展览评估体系,有效抑制重复办展和低水平办展倾向。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有一套成熟的展览评估体系,对展览会的参展商、专业观众、规模、水平、成交等进行严格评估,达到标准的,或被接纳为成员,或准予刊登在年度展览会目录上,并向全世界推广。由於UFI的权威性,被认可的展览会在吸引参展商、专业观众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郑世进认为,影响会展业发展还有两个致命因素:一是民营的专业展览公司发展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二是展览市场混乱。

  他提出四点建议:其一,解决多头审批、无专门机构协调管理的问题。政府着重制定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而将具体的会展市场协调管理等工作,交给会展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和协调作用。其二,建立城市整体会展经济发展圈的理念,从举办会展给城市带来的税收及给酒店、商业、旅游、交通等行业带来的获益中抽出几个百分点建立会展发展基金。一方面补贴展馆,以降低展馆对展商的收费;另一方面,对会展项目进行评估,奖励优秀会展项目组织者,以逐步提高深圳会展项目举办的质量。其三,政府不要直接参与办展,而是制定培育品牌展、扶持民营展览公司发展的政策,以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繁荣深圳的展览市场。其四,联合国外会展教育机构和内地大学,有计划地培养专业展览人才。

  杜绝孖展深圳首订行规

  记者从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获知,《深圳会议展览业行规》将於近期正式施行,成为内地首个地方性会议展览行业规范。

  据介绍,该《行规》矛头直指雷同展、展会“撞车”等问题。规定在申办同类展览时,使用同一展馆或不同展馆但同一展期的,上一年已经在深圳成功举办过该展览的申办单位具有优先权。深圳市会议展览协会办公室主任郑小姐告诉记者,深圳目前共有展览公司137家,高交会展馆几乎天天有展。不少中、小型民营展览公司面临一个问题,一旦某个展览策划成功,就会涌现出不少展览内容甚至名字类似的展览,并且由於展览场地的原因,出现在同一场馆内。重复办展、“撞车”的情况严重。

  行规确定两大原则,包括优先权原则和尊重知识产权原则。违反规定的,将提出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新闻媒体曝光和取消会员资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