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电脑展会现在已经风光不在。4月1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第七届世界计算机博览会(中国)(Comdex
China)一派萧条景象。当记者来到北京展览馆时,已经看不到历届展会抢购门票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售票处时有时无的购票者的身影。
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已经举办了22届,在中国是第七届,是全球最大电脑展会。去年年底,参加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展会的厂商规模只有2000年时的1/3,而主办者Key3Media公司也在今年年初传出了申请破产的消息。世界计算机博览会似乎已经成为不景气的IT产业的一个缩影。于是人们开始关注4月份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世界计算机博览会。
此前,国内媒体有宣传,外国企业将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但令人失望的是,在展会现场,几乎看不到欧美的企业,前来参加展会的韩国企业也大多是不知名的,知名的跨国公司的影子更难觅见。同时,国内知名企业也只有清华同方、首信股份等几家,联想、方正等企业缺席。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参展企业名录,总数不到160家,是7届展会中最少的一次,北京展览馆12个展厅只用上了4个最大的,其它的展厅空无一人。
据主办单位之一的北京赛迪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策划部经理张艳介绍,这次展会的参展企业确实要比上次的少,主要是受到IT市场衰落和去年年底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失利的影响。她同时透露,今年将是赛迪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长城广告展览有限公司和IDG世展博览(亚洲)有限公司三家合作承办世界计算机博览会(中国)的最后一年。明年展会是否办,由谁来办,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与世界计算机博览会(中国)萧条景象形成强大反差的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着快速发展,2002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00亿元,同比增长20.9%。为何在这样一个繁荣的市场内,世界计算机博览会还是难展往日雄风呢?有关专家认为,其萧条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随着市场细分,世界计算机博览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IT展会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正面临来自各种专业展会的挑战。
世界计算机博览会的宗旨是,聚集IT买家和卖家,让他们进行面对面、在线或随时的交流。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IT展会,世界计算机博览会显然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如本次展会设有综合展区、通讯与网络、计算机与信息家电、软件平台与解决方案四大主题展区,内容从硬件到软件几乎囊括整个IT产业的各个分支。博而不精,使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对IT买家和卖家都缺乏吸引力。
而与此同时,各专业展会的发展却如火如荼。平面监视器展SID,消费性电子展CES等国际知名的IT专业展览越办越火。特别是创办于1967年的CES消费类电子产品展,历来是世界计算机博览会的死对头。今年1月的CES创下破记录的120万平方英尺的展位,出席人数超过15.6万人次。在国内,近期也有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展览、国际存储展览等一系列专业展会。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展会,企业肯定会考虑自己参加展会的投入与产出,选择参加更适合自己企业特点,更能扩大企业在专业领域内影响的展会。
因为不满意大杂烩式的IT展会服务,部分大牌厂商准备脱离世界计算机博览会,自行组织个性化展会和市场活动。索尼的“梦世界”、三星的“数字世界Digital”,还有国内联想的“Legend
World”都是企业自己举办个性化展会和市场活动的成功案例。据了解,索尼没有参加去年底世界计算机博览会的理由,就是由于该展览会介于索尼自己的“索尼梦世界2002”和2003年1月份举行的CES两者之间,索尼没有太多时间准备。而联想不久前的“Legend
World”,使企业已经完成了参加展会所要达到的战略目的,所以已经没有必要再参加今年的世界计算机博览会。
业内人士分析,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这是它得以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会展市场逐步细分,综合而缺乏特点会展很难再引起企业的兴趣。展会作为服务性行业,必须走个性化服务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