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僧多粥少 四成展会不赚钱

打印
字号:
2003.04.04

  “2003广州国际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生产设备展览会”承办者浩威展览公司在开展前一天卷走参展商几十万元定金一案(详见本报3月31日第5版),引起了广州会展业的强烈关注。
  无独有偶,最近江西南昌和北京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接二连三的诚信问题已构成当前国内展览业的一股强大“寒流”,让参展商对展会产生信任危机。
  展会重复成灾
  展会太多太滥,造成客商分流,办展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2002年全国举办各类展览2400个,各种行业的展览都不下几十个。而今年,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仅自动化展一项,全国就有超过50个展览,仅3月份就有18个展。
  “我们企业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展会邀请函或者是电话传真,真假难辨。我们除了参加一两个大展,其他一律不考虑。”一家电子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对《粤港信息日报》记者如是说。
  “多头审批,导致目前会展业同质化严重。”广州资深展览人郑协民分析,重复办展成灾,不仅令参展商苦不堪言,更使专业买家疲于奔命,展会效果大打折扣。他举例,德国的展览之所以能做大,就是因为政府宏观调控,同一题材的展览不能在同一地方出现两个,因此,有效避免了重复办展现象的发生。而国内,办展可以由多个部门审批,客观上导致了目前国内展览难以实现宏观调控。
  展馆饥不择食
  “展馆太多,竞争激烈,导致有些中小展馆饥不择食。”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展场经营部一负责人则从另一角度作了分析。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展馆达150个,仅广州目前就有5个。目前展览行业进入门槛低,只要租一间写楼,有一两台电话和传真便可以招展,因此展馆中多有滥竽充数者。
  广交会展馆对外接展一直非常慎重,要对前来办展的展览公司资格进行严格审查,除了有关批文外,最重要的是要看这家公司以往办展的业绩,包括规模、业内评价、口碑等。他们对展览公司进行总体分类,在这里办展比较差,有违规现象的,就会被列入“黑名单”。据称,曾有两三家公司因所报的题材与实际对外招展的题目不同,违规招展而被淘汰出局。
  谋利不择手段
  会展业利润率达30%左右,这个数字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广东智展公司总经理张智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急功近利者以为展览利润高,投资小,便想进来捞一把,进来后发现并没有这么好捞,便发生骗取参展商定金等恶性事件。他说,“像浩威这种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非政府部门出面规范不可。”
  据广东省会展协会秘书长陆华浩称,广东目前就有展览企业2000多家,仅广州市就有300多家,大概有三到四成左右的展会不赚钱,新办展览亏损更是常事。
  接二连三的“流展”已严重扰乱了展览业的健康发展,作为现代都市的朝阳产业会展业正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业内人士呼吁,整顿展览业市场秩序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