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努力构筑世博会配套平台

打印
字号:
2003.04.09

   申博的过程主要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而举办的过程则主要是城市功能的展示。因此,为确保世博会举办成功,必须构筑诸如现代经济理念、服务全国、会展经济与旅游经济互动、全社会投融资机制、人才积聚以及上海会展业统一规范有序等功能配套平台

  世博会产生的是一种“波浪效应”,其效益具有转移的特征。从时间角度分析,它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效益会向长远转移;从空间角度分析,它是对全局的一种投资,效益会向相关部门和产业转移

  要构筑上海会展业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平台。为此,上海应当借申博成功的东风,建立“上海会展管理局”,统一管理,培育品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要加强立法,尽快制订《上海会展市场暂行管理办法》

  上海申博成功为发展中国家跻身世界展览业强国之林开启了先河,其意义之深远绝非一般经济价值可比喻。因此,期盼能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当为世人之愿。

  申办与举办二者的内涵和成功的路径并非一致。申办的过程主要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而举办的过程则主要是城市功能的展示。因此,为确保世博会举办成功,必须构筑功能配套平台。

  一是构筑现代经济理念的平台。与计划经济运行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理念,其基本特征是行为的短期性与运行的封闭性。这一思维定势往往会阻碍人们对世博会效益的正确评估。事实上,世博会产生的是一种“波浪效应”,其效益具有转移的特征。从时间角度分析,它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效益会向长远转移;从空间角度分析,它是对全局的一种投资,效益会向相关部门和产业转移。这就需要有一个正确评估世博会效益的理念,即眼前服从长远,局部服从全局。这正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缺乏的理念,只有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才会有健康的城市精神,全社会才会做到心齐劲足。

  二是构筑服务全国的平台。上海服务全国并非一方得利之举,上海只有在服务全国中壮大与发展自己,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香港与我国华南地区的关系便是佐证:当前者顺利完成产业转轨的同时,推动了后者的经济高速增长。世博会是世界的博览会,这是上海成为沟通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东道主机会,此机会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一种经济互动的平台之上。而这种互动的基本点是上海与各省市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业配套。上海作为我国内陆最大的口岸城市,其主导性的功能应是服务,包括提供信息、技术、金融、中介、转口等全面服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与服务全国平台的构筑,将是两个互为支撑的系统。

  三是构筑会展经济与旅游经济互动的平台。会展经济与旅游经济也是一种双赢关系。大凡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往往是旅游名胜之地,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大批游客转化为参观者,大批参观者又兼顾旅游,从而使人流激增;二是举办地具有吸引游客的丰富经验,善于将二者相结合。1992年的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其举办地是一座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主办者通过民意调查公司和世博会经营公司组织了多次市场调查,每次调查经费都超过25万美金,其中对游客预测进行了8次,在掌握充分数据后才确定投资规模,并制定了旅游、会展有机融合的周密计划。相比之下,德国汉诺威是一个会展业集中的城市,而非著名的旅游城市,主办者的精力集中在会展业务之上,忽视了旅游宣传和旅游组织,使会展业失去了旅游业的支撑和依托,导致人流严重偏离预测数据一半以上,以致亏损额高达24亿马克。

  四是构筑以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全社会投融资机制平台。突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障碍已成为传统投融资机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改变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现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就必须努力构筑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全社会投融资机制。世博会场馆的投资形式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平台之上,以强化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有人对19次世博会的财务状况分析后发现,除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博会略有微利之外,其余18次无一不是亏损者。究其原因固然复杂,但投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是主因。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弱与投资者的主体地位性质不无关系。成功的做法应当是政府主办、企业运作、投资主体实行多元化。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作为国家的信用,履行申博时的承诺;负责规划的协调,审查具体实施计划;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而这种运作方式的投资者则从两个方面去规避风险:一是做好出席人数的科学预测,根据需求决定投资规模,以防盲目投资;二是将场馆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提高场馆后续利用率,防止闭馆后设施的大量闲置。

  五是构筑海纳百川的人才积聚平台。韩正市长在全国“两会”上说,上海要大气。这个大气首先应当体现在延揽人才上,要构筑人才聚集的大平台,为上海发展所用。世博会要成功举办,首位要素是以虚怀若谷之心去罗致天下人才。首先是高级管理人才;其次是业务技术专家;再次是各类专业人员。人才来源可以面向全国,乃至海外招聘。一次世界级的世博会要接待安排近百个国家,数千万游客,其服务水准和管理水平最终将体现在服务计划的设定、服务项目的安排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上。

  六是构筑全市会展业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平台。上海会展业已成为一支重要的产业力量,但会展却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小、行为越来越缺乏规范、主题越来越重复的趋势。为此上海应当借申博成功的东风,建立“上海会展管理局”,统一业务管理渠道,改变政出多门的弊病,培育品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要加强立法,尽快制订《上海会展市场暂行管理办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使2010年世博会在统一、规范和有序的市场平台上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