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物种引进

打印
字号:
2019.10.11

朗诵:王宝英

  我国引种历史悠久,而且从未间断。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正如美国东方学者所说的“中国人的经济政策有远大眼光,采纳许多有用的外国植物为己用。”既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改善种植结构,又增加了我国产品的数量和产量。

  小麦起源于西亚的野生小麦,两河流域人民把它改良育种衍变为可种植的农作物。在大约距今4500年前,小麦传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了商早期的二里岗时期,小麦的种植规模突然大幅度提升,预示着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种植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变,逐步由依赖小米向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方向转化。高产的小麦作物大规模种植,使得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的土地生产能力和地区经济实力相匹敌,这是中原地区在后来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乃至经济中心的原因之一。

  小麦引进2000多年后,我国又通过西北丝绸之路引进西方的棉花、葡萄、核桃、石榴、橄榄、苜蓿、蚕豆、豌豆、黄瓜、胡萝卜、红兰花、酒杯藤、大蒜、胡椒、香菜等作物。例如基因研究表明,现代人工种植苹果的起源是天山西侧的哈萨克斯坦地区,首个人工种植的苹果通过两条主要的进化路线——沿丝绸之路西行和东行。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往欧洲,沿途与当地的野苹果杂交形成欧洲栽培品种;去往东方,同样因杂交生成了今天在中国培育的苹果祖先。这些植物的输入对我国经济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很快成为我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棉花通过丝绸之路东行传到我国新疆和中原,最终替代麻、葛、丝,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除植物外,当时还引进了多种动物,包括良种马匹、狮子、犀牛、孔雀、鸵鸟、豹等动物。

  到了16世纪,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称之为我国第二个“粮食生产革命”。这些耐旱耐瘠的高产作物,适于贫瘠山地沙土种植,不仅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山区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而且使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间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玉米是我国明代出现的一种异谷。初到我国,认识的人很少,被人画成谷穗长在秆顶。雄穗生于节间的怪样。玉米原产地在美洲,公元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把玉米带到西欧。明代传到我国,至今已400多年了。玉米因适应性强、产量高,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抗灾和救荒,在明末很快传遍饱受灾荒和饥荒之苦的省份。到了清末,玉米已成了“山氓恃以为命”的重要粮食,仅次于稻谷、小麦,居粮食作物的第三位。

  甘薯传入我国是在明万历年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见菲律宾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联想到家乡时常灾歉,食不果腹,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严禁薯种出境外传,陈振龙就悄悄地买了薯苗,封装在竹筒里,捆扎在商船边,沉在水中,在海上走了7天7夜,经厦门带回福州。后来甘薯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台湾等地。甘薯的传入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