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展览公司一致表示应按市场规律操作,避免垄断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经营权一直悬而未决,但其经营模式一直是广州展览业界关注的焦点。这关系到如何借展馆优势,助广州展览业再度腾飞。业界一致认为,展馆要想经营好,前提是必须完全按市场规律操作,打破官商作风,避免垄断。至于经营模式却存在多种观点。 指定管理 委托经营 在国际上,展馆的经营模式是多样化的,如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等地一些著名的展馆,均由政府投资建设,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作为股东,委托或授权商业机构从事经营,与经营者有明确的经营责任和义务的规定,并由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广东会展推广有限公司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多数国有展馆与其经营机构的产权关系是不清晰的,展馆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也不甚明确。这就造成展馆经营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难以使展馆经营效益最大化。像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其资产具体应由政府部门指定的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再通过明确的责权利的约定,委托或授权专门商业机构来经营。经营机构的主业务就是经营展馆,吸引办展资源,不断积累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经验,使展馆经营效益最大化。而政府作为所有者,则通过对展馆的委托经营使这部分国有资产能够在逐渐收回投资的基础上不断保值和增值。在物业管理方面,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定位应该立足于满足两个层面的需要:满足建筑物本体及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场馆的环境绿化保洁、安全消防工作等,最大程度发挥物业的使用价值,使物业保值增值;满足参展商、参观人员、组委会对每个展会的不同需要,满足会展中心人员及租用场馆办公的物业使用者的需要。 独资经营 广东国际贸易展览公司总经理郑子华表示,希望新展馆能由一个新的独资企业机构来经营。但这个经营者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商业模式操作。不能有官商作风,也不应该形成垄断。他说,目前广州展览市场上民营展馆的出现,已打破原先一馆独大的坚冰,初步形成了竞争格局。这种局面有利于促进广州展览业的繁荣。但他表示竞争也应该适度,是在政府干预下的有序竞争,如电信运营商。 郑子华进一步解释,独资经营与股份制经营相比,是各有利弊。独资易决策,效率更高;而由多个股东经营,机制相对会灵活些,但股东利益、意见往往难以协调。他主张,由独资企业来经营,但必须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职业经理人可以招聘有经验的优秀人才。 股份制经营 广州博亚展览公司总经理梁一新则倾向于实行股份制的经营模式。至于股东的组成,他建议,可以有经验丰富展馆管理者、有组展经验的展览公司等多种成份。他说,这样有利于按市场化规律动作。 台湾光华国际展览公司副总经理叶志军也赞同采取股份制形式。他说,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属国有资产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中心必须实行政企分开,产权与经营权分开,而且产权应走多元化的道路。敢于吸收外部资金,或转让部分产权,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使国有资产的单一性改造成混合所有制或新投资者控股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加快公司化进程。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组展机构,展览公司最关心的是,无论采取哪种经营模式,都希望能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按照国际化、规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标准运作。近亲组合和繁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广东会展推广有限公司认为,无论是谁作为展馆的经营者,他们希望其立足点除了使展馆经营效益最大化外,应充分考虑组展机构和展商的利益,最好没有任何侵害组展机构和展商权益的规例和做法;更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层面,如何利用广州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品牌辐射作用,发挥“旗舰展馆”的作用,整合相关资源,培植或引进国际型大型会展项目,从而推动整个广州展览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
广州新会展中心经营模式传闻 1、新会展中心有偿交由广交会全权经营 2、交给某公司管理,每年两届广交会按商业模式操作 3、交给某公司管理,每年两届广交会无偿使用 会展中心三种主要经营模式 官营——政府投资,政府发展,政府经营,或是政府的有关单位去经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就属于这个类型。 商营——就是民营,没有政府的参与,纯粹是用商业手法去经营,私人投资买地建馆。由于展览馆不是一项能赚钱的生意,纯粹商业经营的展馆很少。 官商合营——场地和展馆的产权属于政府所有,而管理由商业性专业管理公司负责,完全用商业的手法去经营。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会议展览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就是以上三种。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展览馆属于第一种和第三种。
台湾光华国际展览公司副总经理叶志军认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立足点应放在构建一家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展览企业。以资讯资源为先导,以市场营销为龙头,以现代管理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核心(根本),打造产业国际竞争力。 叶志军建议,在市场策略上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主流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 1、选择建立市场推广、销售渠道,通过渠道的延伸,自主培育4—5个展览品牌,使其尽快形成规模,并开始赢利。 2、通过国际合资、合作形式和成品嫁接的方式,大力从东南亚、欧洲、美加等国家和地区移植国际展落户广州,使广州国际展比例达到50—60%。 3、建立由设计、市场推广、预算和现场管理组成的专业化团队,通过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特色,在展览特装工程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开发新业务,取得在行业中的先行者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展馆管理业务。建立具有展览中心特色和高于行业标准的展览服务体系,通过管理输出方式,接管国内若干展馆,实现以管理创造效益的赢利新模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推广中心高品质服务形象,提升中心在行业中的地位。 2、资讯服务业务。建立展览资讯资源体系,通过为目标客户群——参展商及行业机构提供国内外市场调研、行业分析、行业跟踪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参展可行性分析、参展施工建议等各种有偿的信息服务来实现利润。
服务是对展馆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那么,对于具有一流硬件设施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展览公司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目标 使展馆成为城中城 广东会展推广有限公司表示,一些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展馆交通都很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展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新闻中心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从长远来看应向此目标看齐。 不过,由于展馆新投入使用,各种配套设施的到位需要有一个过程。但组展商仍然希望展馆能提供以下服务:1、展厅可以细分自由使用,这可减少场地空置的风险及控制空调费用成本。2、配备优良的观众导看系统。3、预留充分的展品传送周转区。4、配备良好的电子导向系统,方便开车的观众开往停车场。5、应该像房地产公司一样,配备若干免费穿梭巴士等等。 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所有的展览公司在接受采访时都强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未来的经营者应具备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如客户的需要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搞掂;没有任何侵害组展机构、参展商和和观众权益的规定或做法。如:硬性指定展览搭建商;收取不合理超时加班费;禁止参展商和观众携带食品及饮料进场而须在展馆中高价购买等等 博亚公司总裁梁一新建议,作为一种服务,展馆可以提供几个搭建商,供展览公司按市场竞争的原则选择,而不干预指定。要谨慎处理租用者之间的竞争,安排处理好各个租期。 价格 初期不高于广交会馆 尽管新展馆设施一流,但目前其所在地琶洲的交通、酒店等周边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为吸引更多的展览项目,业界认为,启用初期应采取低价策略。以后随着配套设施完善情况、展馆知名度的提升、增值服务内容的增加,逐步提升价格。 目前,据了解,展览公司所接受的价格是不高于广交会现有价格,即展位租金10元/平方米,空地38元/平方米。且这个价格应包含相关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