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非典的突发性太强,强到大家来不及反映,就遭了它的“毒手”。非典使会展业损失惨重,中国展览馆协会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展览业将受损40余亿元,占全年应收入的50%以上,惨状可窥一斑。非典对会展业影响的时间也很长,它打乱的是会展业运转程序的链条。非典让我们思考会展业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当然,除思考外,会展业正积极地寻求政府的支持。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会展业不能坐以待毙。 非典对会展业的影响业内已是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其影响的具体程度,目前业内大都是在推论和预测。日前,中国展览馆协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场馆和展览公司开展调查,对我国会展业受非典影响的损失情况进行摸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对受非典影响的会展业给予扶持的报告》。该报告不仅具体地反映了非典对会展业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业内对政府有关部门实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财税优惠政策的呼吁。据了解,此报告已于日前递交到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有关部门对此很重视。 在中国展览馆协会的调查中,业界预测:我国会展业包括组织展会、场馆租赁、展览工程、展具生产加工和展览服务等各项直接收入今年约 80亿元人民币,受非典影响,展览业将受损40余亿元,占全年应收入的 50%以上。 上述报告显示,五六月份是会展业的黄金季节,这两个月的展览会数量和收入占全年展会和收入的30%。其间,北京地区的4个主要展览馆,上海3个主要展览场馆和广州的主要展览馆内举办的80余个展览会全部取消和延期,造成整个行业在这一时段的“颗粒无收”。在出国展览方面,近四个月赴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外的中国展会全部取消,不 仅没有收入,前期投入也随之泡汤。赴德国的中国展览会虽能如期举办,但收入大大减少。 据调查,今年下半年,会展业还将承受相当损失。被调查单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非典能在六月中旬得到控制,下半年会展业虽不至绝收,但损失也占全年收入的25%以上。他们指出,展览会是有计划的经贸活动,准备过程长,从确定报名、展台设计到发货运输等至少半年,国际性展览会至少一年。五月中旬非典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参展商已纷纷 提出大大缩减九月及以后几个月的展会规模和人员。 对此,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裁梁文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算了笔细帐:就四、五月份来看,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损失就达到了5000万,预计到年底最少会损失70 00多万。 他指出,对于会展业来说,此次非典有三大特征。一是会展业受损严重。象航空、餐饮、旅游的确受损了,可是不象会展业似的这么“绝收”,展览会停办,连展览场馆都关门,这就像唱戏,连舞台都没有了。 第二是非典的突发性太强。大家一点准备都没有,几天之内就决定取消了展会。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许多展会,开始组委会打电话来说,正在研究是否延期,过一会儿就又打电话来通知中心取消或延期。它的突发性让我们感觉应对手段非常少,而且应对起来也比较乱。自从会展业发展以来,在中国没有经历过类似非典这样的突发事件。 再一个,非典对会展业影响的时间比较长。虽然非典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控制,但是因为非典打乱了整个行业运转程序。非典使很多组展商要推迟或是减少展览面积,但是延期是否能成?比如说,某个展会想见缝插针,把延期的展会举办,效果就很难保证。更何况,九月份以后,展馆都安排的很满,想再插进个展会很难。再比如,按照相关规定,半 年内不能举办同题材的展会,延期办展又会使许多展会撞车,这些问题出来了,一定还要进行市场调整。另外,参展商有自己的参展安排,时间变了它是否还来得成?所以说会展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步入正规。 梁文先生表示,展会延期或停办,一是按照政府的要求来做;另一方面,也是要对参展商、观众负责。在非典期间举办的效果也不好。因为现在非典疫情的控制情况还不明朗,所以,会展业的许多问题还无法解决。现在还没有听说 9月份的展览会取消的,目前延期的展会也没法定下具体什么时间再举行。 “即使没有非典,会展业也该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会展业今后发展形势、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今后发展等问题”,梁文先生如是说。 他指出,非典首先给会展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危机。一是在法律上要完善。这就延伸到会展业的法律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方责任险的问题,比如说,观众在参观展会过程中受到伤害,他该如何,因人力不可抗拒力量的发生,展览会中断,应该由谁来负这个责,还有就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该负什么责任。这里面首先需要一整套法律内容做保障。 非典被看作人力不可抗的问题,参展商没法向组展商要求赔偿,组展商也没法向参展商要求赔偿。我们现在的合同不太规范,没有提到遇到突发事件如何赔偿的问题,这都是非典这个突发事件给提出来的。我们提倡应该在今后的合同中加强法律的意识。合同中要包括第三人称险,包括不可抗力的条款,包括消费者的权益问题等。组展商同参展商的合 同也如此。 另外,最近香港业界提出,不再搞第二个会展中心,把计划投资的二十亿元港币拿出一亿来作为会展业发展基金。其中的2000万作为政策扶持比较有发展的展览会,8000万用来扶持企业出去办展会,这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提法,值得我们业界思考。这对如何应对危机也是一个启发。 第二,非典让业界认识到———全国会展协会要尽快成立。在非典突发期,协会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要想让政府真正了解会展业的损失情况,需要协会来提供这方面的报告。这次我们中国展览馆协会之所以做这样一项调查和统计,也是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如果在前几年,可能就没办法做这件事。这说明会展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但全国性的展览协会目前还没有形成,毕竟展览馆协会虽是全国性的,涉及面有限。 这次突发事件中,那些比较成熟的行业反应就很快,而会展业正在走向成熟,但毕竟还不够成熟,大家都意识到非典会影响会展业,但反应都没那么灵敏,上海展览行业协会在非典爆发后积极搜集和评估行业受损情况,并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在非常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衡量一个行业的成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行业协会的建设,因为政府不可能管得那么深,而会展目前还没有全国协会。通过这次事件,要呼吁行业协会要尽快出来,真正代表行业来做事。 第三,非典不太可能引起会展业内的结构性调整,但确实给那些实力较差企业架了一道门槛。现在有媒体称非典可能会使会展业重新洗牌,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说,却不太可能引起大的调整和变化。因为从组展方面看,基本还是由一些大的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在掌握,中国的组展业基本是受政府保护的单位,从这点上讲,非典也不会引起 会展业结构性的调整。但一些中小企业受的冲击比较大,比如一些小企业一年就办一个展览会,它很可能破产。这也没什么不好,非典给这些企业开了个门缝,架了道门槛,让他们出去也是个好事。 会展业界人士在接受中国展览馆协会的调查时表示,会展界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手防非典,一手抓经济的工作总要求,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把非典对会展业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给国资委的报告中指出,鉴于会展业是这次非典受损失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且中国展览业起步晚、基础差、中小企业多、抗风险和应变能力弱,又面临着国际展览业的强劲竞争,根据业界的迫切愿望,请政府和财政部门帮助会展业共渡难关,在减免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和财税优惠政策方面对展览业给予必要的扶持。 “我们的报告已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相信政府会注意到业界的呼声。”中国展览馆协会秘书长王云民表示。 至于在非典期间会展业该做些什么,梁文先生认为:会展业的工作不应该中断。比如说我们中展集团在非典期间提出了苦练内功的口号,对展馆进行维修保养,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几家所属的组展公司仍然保持着各方面的工作连续性。他说,非典期间应该给展馆经营商提供很好的机会,应该好好保养维修,组展单位也应该对整理观众数据等一些平时没时间做的工作下下工夫。这也是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