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解放区时期“二十四节气”日历木版年画

打印
字号:
2017.01.03

中国农业博物馆 赵晓娇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在历法上的一个独特创造。它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并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二十四节气是从春秋到汉朝逐步演变而完整形成的,它发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这个地区一年四季分明,阳光水分适宜,且土壤肥沃,人口众多,农业十分发达。这里的人们围绕着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时令节点进行农业活动,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科学种田,争取农业的大丰收。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形成集中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的情况。从古至今,它一直渗透在人民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传播除了古籍记载之外,人们还编纂成了简单易记、通俗易懂的农谚在农村社会中进行大量普及。到了近代,年画日历的出现为农谚提供了更好的传播渠道。年画日历又叫“历画”,是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的一个年画品种。它以农历的岁时月令、二十四节气为基核,辅以图画、诗文,构成一幅图画式的历书,提供了农事生产的时间依据。由于二十四节气指导性强,带有普遍的规律,便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我国幅员广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因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的不同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此,各地都有一套根据自己地区的气候特点耕种锄耘的劳动生产经验。虽然历画里的节气是固定的,但全国各地的农事操作时日并不统一。基于这种情况,人们根据不同地区的温湿度适时地进行了调整,并结合本地实际,将二十四节气中的农事活动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

  由于农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阳历每年都有变化,而非固定的日期,所以历画要一年一换,需求量很大。每逢岁时年末,人们争相购买下一年印有二十节气农谚的日历,并张贴在家里炕头、灶头的墙壁上。这些日历时刻提示着人们要不误农时,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这幅年画日历(长27.5厘米,宽21.5厘米)是由大众美术社1949年印制。年画上部中间为红五星图案,两边以麦穗装饰,左右各三面红旗,四周以交织的玉米、高粱和瓜藤等植物为边饰,下部有“大众美术社印”六个红色文字。

  年画中间分上下两大部分,上部为年历,年历又可分上中下三小部分,上部为阴历的月份和二十四节气的阴历日期,中部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本年的阳历日期,下部分为每个节气应从事的农事活动。每个节气记录的农事活动,3字一组,多为6字一段,共25段。

  立春:家庭会,作计划。 雨水:拾掇粪,修犁耙。 惊蛰:打耙地,下秧畦。 春分:种大麦,点大麻。

  清明:栽接树,捉梨蛾。 谷雨:种瓜豆,耩花生。 立夏:耩大田,种棉花。 小满:栽山药,耩芝麻。

  芒种:拨麦子,插蔓子。 夏至:勤锄地,压绿肥。 小暑:打花尖,治蜜虫。 大暑:耩荞麦,种蔬菜。

  立秋:多浇园,种白菜。 处暑:选谷种,收黍稷。 白露:浸麦种,最重要。种葱韮,修谷场。

  秋分:过大秋,种小麦。 寒露:打烟叶,起山药。 霜降:收花生,刨大葱。 立冬:起蔓菁,砍白菜。

  小雪:秋耕地,防虫害。 大雪:多拾粪,好肥田。 冬至:细锄草,勤垫圈。 小寒:养猪鸡,织布棉。

  大寒:评记功,奖模范。 立春:新年到,新计划。

  年画下部是一幅乡间耕作图。画面前方有一头驴和一头牛,它们分别带着嘴笼,行走在田地上,牛背驮着牛轭,驴子戴着拥脖。跟在它们后边的则是两男一女,左边为一个穿蓝衣的老汉,嘴上叼着旱烟,肩上扛着锄头。中间为一个戴着毛巾的红衣妇女。右边为一个青壮年,他头截草帽,上穿蓝衣,下着黄裤,肩膀扛着铁犁。三人利用劳作归家途中的休息时间,仿佛互相在唠着家常。远处背景为三人两牛,其中两人正在扬鞭赶牛犁地,另外一人在用锄头独自翻土。年画生动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一天后,耕罢归来的场景。

  这张具有日历性质的木版年画为新中国成立前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大众美术社印制,大众美术社是今天河北美术出版社的前身。年画为木版套色,先用木版雕刻出画的轮廓,再由人工或套版上色。操作技术娴熟,画面极为精致。从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中,我们能明显的了解到晋冀鲁豫地区种植的典型的北方农作物品种,如麦子、棉花、芝麻、山药、大葱等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环节与节气关系,如“小暑:打花尖,治蜜虫”、“白露:浸麦种,最重要”。而大寒节气从事“评记功,奖模范”的活动则充分反映了黄河中下游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开展后,这里举行的轰轰热烈的农业生产表彰活动。小小的一张年历画,透露出的不仅有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还体现出所处时代的国家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