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科属:腊梅科 腊梅属
中文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
园林用途:城乡园林建设
产地:分布于中国大陆以及朝鲜、美洲、日本、欧洲
小百科
1. 腊梅和梅花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以为蜡梅是梅花的一种,认为王安石的《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说的就是它。其实不是这样的。梅花是蔷薇科的树木,而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它们不同科,不同属,是完全不搭边的两种植物,是两种花。它们的主要区别:
(1)花色不同:蜡梅花以一般蜡黄为主,而梅花的颜色就比较多了,则有白色、粉色、深红色、紫红等色。
(2)外形不同:梅花的花瓣有很多,像很多花瓣的娇美的桃花,但是腊梅花的花瓣却给人坚强的感觉,不是那么的柔美。腊梅一般来说都是直枝的,但是梅花的不光有直枝,还有垂直的。
(3)花期不同:一般来说的话蜡梅要在农历腊月开放,而梅花则要晚开接近两个多月,梅花的花期在2-3月份。所以以后在看见“凌寒独自开”的这种诗句的时候,其实写的都是蜡梅,而不是梅花。大家一定记住,不要搞混了,因为腊梅的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正是冬季,梅花在初春开花,紧随蜡梅后面。
(4)树冠不同:蜡梅为灌木,枝丛生,而且枝直立,根茎部很发达,呈块状。而梅花则为乔木,有主干,高达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还有垂枝,树冠呈不规则圆头形。
(5)叶片和果实的不同:蜡梅叶对生,近革质,长椭圆形,全缘,上表面粗糙,呈绿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叶互生,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厘米至10厘米。蜡梅的叶片非常的粗糙,用手摸很容易感受到,而梅花的相比较腊梅的来说就算比较光滑了。而且就果实来说的话,蜡梅的果托是椭圆形的,里面有很多种子,成熟后里面的种子看起来像是蟑螂的卵鞘,不能吃。梅花果实看起来是杏那种,能吃,但是可能不好吃。
(6)香味不同:蜡梅是清香,香味较浓;而梅花是暗香,香味较淡。
2. 腊梅,蜡梅,傻傻分不清楚
腊梅名称中有个“腊”字,和蜂蜡的“蜡”字相同。蜂蜡俗称黄蜡。蜡梅开黄花,原名黄梅。古籍《礼记》上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蜡”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腊”字,因而蜡月和蜡梅的“蜡”字,可和“腊”字通用。所以腊梅和蜡梅也可以通用。
典故(历史、文化)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故事(传说)
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花木,原产于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近年在湖北神农架发现有大面积的野生蜡梅林。在河南省鄢陵县姚家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屋前宅后都遍植蜡梅,素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美誉。姚家村种植蜡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原来蜡梅并无芳香的气味。西周鄢国(在今河南鄢陵西北)的国君,很喜欢黄梅花,但嫌其不香。便下令花匠限期让黄梅吐香,否则全部处死。在束手无策时,一位姓姚的叫化子带来几枝臭梅,帮助嫁接在黄梅上。过了一段时间,黄梅花苞发出了阵阵清香。国君龙颜大喜,立即下令把姓姚的花匠召到花园当花工。后来鄢国被郑国所灭,宫廷一片废墟。但花园保留下来,成了一条姚家村,专门种养黄梅。
植物辨析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耐旱性较强,怕涝,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树体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茎部易生萌蘖。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叶,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诗词
蜡梅(高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蜡梅(左河水)
冬雪纷纷若坠云,山江隐隐正昏沉。
疏林冻水熬寒月,唯见一株在唤春。
编辑:团委 农博二支部 朱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