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中国会展业千帆竞展

打印
字号:
2003.02.19

  2002年的中国会展业风起云涌、千帆竞展。展会数量从2001年的2000个递增到2400个,展馆建设从原来的140多个,递增到150个,净增展馆面积近150万平方米,展览企业仅上海一地2002年就达到2600多家。据统计,2002年的展会总收入突破70亿元,带动的经济收入达700亿元~1000亿元,比2001年的总收入提高了近1/3。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昭示着中国会展步入了一个新时代。

  产业管理坚冰告破会展行业组织纷纷建立

  会展政府审批制一直是中国会展非市场化运作的集中表现。中央有中国贸促会、经贸委、外经贸部和科技部等部委审批,地方还有工商部门、经贸部门审批。2002年10月以国家经贸委带头制定的《专业展览会的等级划分及认定》通过专家论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会展的评估标准。与此同时,国家经贸委正式取消国内展览会的审批制度。会展经济的崛起,促使许多会展在区域发展中饱受无序之痛。2002年全年中国各大城市和地区中先后有山东会展行业协会、上海会展行业协会、湖南会展行业协会成立,深圳市会展行业协会进而成立了展馆、展示设计等几个专业行业协会。从政府的管理到行业的自律,表明中国会展业向国际化、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市场主体呈现多元格局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作为市场主体的展馆、展览公司、会展服务公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先例的中外股份制展馆企业、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的股份制企业、江苏苏州南亚国际会展中心的民营企业、宁波几家国内展览公司组成的股份企业,以及大量的政府经营的国有企业,中国会展企业表现出体制多样性和主体的灵活性。

  展览公司2002年中外合资、国内合作、国有和民营展览公司迅速增长,特别是应运而生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上海和北京地区,民营企业的比例高达70%~80%以上,他们经营的会展业务占到一半,稳居半壁江山。伴随着入世、十六大和奥运会、世博会的东风,中国会展民营企业在2003年将出现一个发展新高。

  区域发展会展经济竞相角逐展馆建设势头不减

  2002年中国会展业区域会展风起云涌。大连、沈阳、青岛、长沙、合肥、厦门、宁波、杭州、昆明、东莞、深圳、广州、重庆、郑州和香港都在打造会展经济,投资兴建和建成了一批展馆。哈尔滨体育会展中心、安徽国际会展中心5.3万平方米投入营运;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8.3万平方米试运营;东莞近20万平方米的广东现代会展中心启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香港新展览中心以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二期工程开业动工;成都会展中心扩大至原来的6倍……2002年中国各地展馆的投入运营规模创下了我国展馆建筑规模的历史之最。也正是展馆的龙头作用,引发了各地区发展会展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城市较量,并形成了珠三角、长江三角洲(上海为中心)、北京三个会展区域中心的格局。

  会展产业的理论交流火爆空前

  会展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产业的探讨、交流、培训等方面表现十分活跃。2002年可以说是中国会展业理论交流最多、探讨话题最多、培训项目最多的一年。2002年中国展览馆协会全年就组织了3期培训,1次高峰论坛,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组织了1次高峰论坛和1个培训班。以中国“展中展”为龙头的专业高层次高峰会给中国会展业推波助澜,影响深远。上海浦东国际展览高峰会、深圳中国国际会展高层论坛和北京中国会展论坛以及2003年1月中旬的“展中展”高峰会,形成会展业理论碰撞高层次、实践操作高起点的良好态势。

  会展产业内涵不断扩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2002年中国会展业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产业内涵不断扩展,以会议和展示会为主的会展业表现了其他多种形式。如投资洽谈会、展销会、节、庆、演、赛等,内容新颖,特色鲜明。另外,会展的专业化、市场化、贸易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入,利用展会主题、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名展。随着入世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参展、与会者的国际化比例增加。最重要的是各城市已经对会展经济对城市进程中的作用形成共识,有的城市已把会展作为该城市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会展业的发展,使会展的产业链条延伸、壮大。如旅游、交通、银行、饭店、通讯等相关业与会展的联系越来越多,与会展的距离更近。(郭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