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杨凌农高会“火”了谁?

打印
字号:
2002.12.03


  一年一度的杨凌农高会似乎已经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今年也不例外。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从1994年开始举办以来,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联接农业科教单位、涉农企业和农民内群众地桥梁和纽带,成为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影响成为全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

  杨凌农高会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主办单位最多的农业高新科技盛会,是国内外涉农企业、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关大农民展示推广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增强相互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今年的杨凌农高会沿用“用科技推动中国农业化”的主题,以创新为核心,全面汇集、展示、交易和交流国内外最新农业高科技、实用技术成果及其产品,开展论坛讲座、人才交流、农科书市、咨询服务等多项活动,着力搭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辐射、涉农项目投资洽谈、农业信息汇集与扩散、农业科技人才交流、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交易的最大平台,全方位地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服务,这无疑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农高会上首场重点项目集中签订合同、协议25项,签约金额16.12亿元。加上在11月4日~6日农高会交易洽谈部和陕西省知识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农高会投资贸易洽谈会就签订项目27项,金额30亿元,集中签约金额高达53亿元。

  杨凌农高会火了,更多的人看好了西部这块市场,纷纷到这里寻找商机。

  科技与资本融合:

  火了发明者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许多科教人员改变了过去只埋头研究理论,写论文评职称的旧观念,走出校门、实验室创办中领办科技企业,着实过了把企业的“老板瘾”。不少企业家早在几年前就将目光投向杨凌的科学家。为使科学家的个人价值充分体现,能量得到释放,加速成果转化,企业家们积极寻求与他们合作,2000年中富集团就向十多位科学家奖励了315万元的股权。杨凌的高校也积极探索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社会法人或自然人合作组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实现科教单位与企业的结合,如此一来,科学家与企业家融合,科教单位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加快技术推广,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学结合的道路越走越宽。目前,区内注册企业达46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良种繁育、节水灌溉、生物胚胎工程、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去年,杨凌科技企业的技工贸收入达到12亿元。

  外商签约兴致高:

  火了西部企业

  外商对西部市场的看好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的企业家和老板们,在惊叹于西部丰富的资源同时,对中国农业的高新技术也颇感兴趣。几天来,各个展厅都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客商的身影。美国得洲农工大学副总校长福勒·贝泽尔先生等有关专家在召开的项目推介会上在会上就“以有机农业为例发展供应链农业”等项目进行说明和模拟展示,并同与会的专家教授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交流。陕西杨凌金坤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比利时阿尔吉乐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利用金坤公司的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实力,引进阿尔吉乐斯公司种牛和改良技术,共同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1万头牛奶基地及年产5万吨乳制品生产线和良种牛羊繁育场项目。外商与参会的各大企业签约的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形势喜人。

  农民参会迷“真经”:

  火了科技市场

  在展会的几天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朋友不像从前逛展会那样走马观花地凑热闹,更多的是赶来看示范点、学技术,不少乡镇采取补助或是动用乡镇经费统一购买门票,鼓励农民科技致富。为了学技术、解难题而千里迢迢赶来的农民朋友将参会的百名专家咨询活动的现场围个水泄不通,争相要求专家指点迷津。科技令农民朋友们大开眼界,农民说:“原来有点糊涂地养牛、栽果树、种蔬菜,能赚些钱就觉得比过去强多了的农民朋友现在才知道只要学会科学管理,潜力大着呢,完全能挣更多的钱”,可见农高会不仅带动了西部科技大市场,而且使广大农民的观念日益更新。

  本届杨凌农高会上,无论是成效和影响,还是国际化程度,甚至是组织和服务水平都超过往届。突出体现国际化程度高、参展项目科技含量高,专业化办会水平提高、专业人士参会增多,服务机制新、论坛内容新、办会环境新,为所有参会的国内外客商、国际组织、科教单位和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拓展市场、寻求商机以及合资合作的机会,对今后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吸纳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深化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