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制约广东会展发展四大瓶颈

打印
字号:
2003.03.06

  在2002年全国会展业的发展呈现风起云涌,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也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并思索怎样解决。会展业凭借其高增长性和强辐射能力,已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亮点,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会展总量大、涉及行业多的特点。广东省政协的一份报告中统计,2002年1至10月份,广东省光是上规模、上档次的会展就有200多个,意向成交额达3000多亿元,并且已培育出一批品牌会展。会展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报告同时指出,在一片繁荣的背后会展业也存在一系列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问题:行政管理缺位、行业协调困难、展馆建设缺乏规划、专业人才缺口大已成为广东会展业快步前进的四大瓶颈。

  行政管理缺位

  目前会展业仍存在政府缺乏指导,在行政管理上还存在缺位、不到位和越位的问题。一是管理机构缺位。会展业是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海关、边检、检疫、税务、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由于政府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因此缺乏协调和总体规划。二是多头管理。目前我国仍对出展(出国出境展览)和来展(境外国家、地区来华参加的展览)实行审批制度,外经贸部、科技部和中国贸促会都有各自的审批权。举办国内地区性的国际、国内展览则由当地政府的相应部门审批。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造成了市场分割、无序竞争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三是没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政府对行业协会作用未能重视与扶持,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

  行业协调困难

  管理滞后,缺乏行业协调,重复办展现象比较普遍。一是重复办展、克隆展会。展期相近、展题相同的展会屡见不鲜,深圳市政府曾与相关城市协调,避免重复办展带来的分散客流、恶性竞争的问题,但未见效果。二是规模小、水平低。广东的家具展在国内算是规模较大的,2002年在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举行的“五大”家具展,5个展览面积加起来2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意大利米兰家具展的展览面积,品牌效应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汽车、电子、建材、涂料、陶瓷等展览都存在着相同问题。这样,重复办展使好的展会被分流,差的展会被投诉,厂商的积极性在丧失,严重影响了会展业的生命力。

  展馆建设缺乏宏观规划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投资兴建大型的展览场馆,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城市建有3至4个展馆。目前,广东省会展场馆建设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一些地方互相攀比,抢建滥建之风正在出现。这样一哄而起地建设场馆必然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同时场馆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会展业的过度竞争。

  专业人才缺口大

  专业人才缺乏、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大,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会展专业的专业学科,展览公司中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不够,造成展览公司资质差,展会水平普遍不高。相当数量的展览公司只是一个招牌三两个人经营,而且作业人员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由此导致展览总体水平低,无论从设计、创意到服务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以上四大瓶颈,不仅是广东省会展业发展的心头之痛,其他有志于发展会展业的地区也应以此为鉴。地方政府除了应尽快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法规及扶植政策,研究制定会展行业的自律与协调制度,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在信息收集、统计数据、出版刊物、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植外,对展览场馆建设也要尽早统一规划、协调,考虑中心城市建造大型的展览场馆,其他城市建造中小型的展馆。当然,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着手进行,建议在高等院校开设会展经济专业,列入国民教育系列,培养会展业专门人才,并由行业协会举办短期培训班,与国际展协联系开展培养会展业急需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