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至第一届世界博览会-1851年大英伦敦工业博览会,以后曾多次参加世博会,参展展品获得各种奖项达千个,中国的茅台、张裕金奖白兰地、常州梳篦、颐生酒……都曾一一亮相于历届世博会,多次获奖,令世人刮目相看。此次世博会落户中国,圆了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申博成功,是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摆脱近代长期贫弱、走向伟大复兴的象征,也是飞速进步的现代中国放开胸怀、积极致力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和世博会事业发展的一项多赢选择,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 验证了中国实行的内外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更受到国际社会对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肯定和赞赏,对我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的重视和认同,对我未来发展前景抱有信心。中国依靠自己的实力在世界上赢利了应有的地位与尊重,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增强。展望2010年,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必将给我们带来如下裨益: 1、展示中国及各参展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平台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通过参展展示各自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内取得成就的盛会,促进高、新科学技术、新产品、新概念的推广和使用。世博会在增进国际交流、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日益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合作精神、交流聪明才智的重要舞台。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世界博览会事业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争取世界更广泛的参与、尤其是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这一世界大家庭的盛会,上海市将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出邀请,并将履行设立1亿美元的援助和优惠专项资金的承诺,用于发展中国家在场地租用、场馆设计和建设、展馆工作人员在展出期间发生的有关费用,降低其他国家的参展成本。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区占地240公顷,设置中国馆、各国国家馆、国际馆、企业馆、会议大厦和综合馆等内容。主要展览场地将设在浦东一侧,用地面积3.4平方公里,各国国家展馆将沿着黄浦江排开。在黄浦江畔整个场地中,将建立绿色走廊,形成现代城市与自然间的纽带。
世界各国通过参展或单独建设其国家馆,展示其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文化传统;各大跨国公司、企业通过单独建馆,用艺术化或"声、光、电"的动态形式展现其最新产品,展示其经济和技术实力,借以推销其产品展示其先进技术和产品。作为东道主,中国主办世博会将比其他参展国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中国国家馆将综合展出我国在新世纪中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各省、市、自治区,国内大型企业都将建设单独展馆进行展示,上海市也要通过向世界展现一个城市发展的成功模式,特别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世界因此而将对崛起的中国有更多的了解。1999年昆明园艺世博会,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均建有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展馆,至今吸引着大量游客参观。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韩国各大企业建有24个单独展馆,至今向参观者开放。 2、促进中国和亚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世博会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和参观人数众多、潜在效益较好,举办世博会可为主办国带来发展机遇,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中国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又一次赢得有"经济、科技和文化奥运会"之称的世界博览会。好事成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至此又多了一个"加速器"。 亚洲经济现时需要以扩大内需和加深彼此间的贸易往来,为经济增长寻求稳定的拉动力。2005年世博会将在日本爱知县举行,新世纪中两届世博会连续落户亚洲,落户东亚,无疑将促进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令世界更加关注亚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注东亚地区的发展。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效益有可能产生多赢局面,更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的区域合作,为亚洲地区铸造了一个交融资金和商机的舞台,它符合亚洲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成员间的经贸合作基础将变得更加牢固,使东亚经济的增长率变得更加稳健。 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进一步增强上海与周边城市间的联系,形成我国一个庞大的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城市群,为整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出特殊的贡献。 4、促进中国与各参展国家间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举办世博会旨在促进世界各国间相互交流了解和交流、和平相处、友好合作。世博会是参展国家、参展国际组织和独立建馆的公司、企业自我宣传、树立良好形象的机会。世博会场内不直接进行贸易活动, 但场外间接的经贸洽谈却十分活跃。 世博会在举办的半年左右时间里,各国参展展团聚集在一起,相互进行了解、沟通和协作;各国政治、经济、金融和大公司、企业的高官云集在此,进行高层次的交流和洽谈,寻求友谊、开展双方贸易往来、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的机会,使上海成为世界聚焦的中心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有助于中国公司和企业了解各参展国的经济状况,进一步密切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密切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并将有助于我国人民更广泛、更直接地了解和亲近各国人民,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的扩大,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为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拓展空间,上海世博会已成为诱人的商业题材,已经引起国际投资者的注意和兴趣。上海世博会所引发的巨大商机,可以使全世界的投资者受益。并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展览场馆、铁路、公路等设施建设将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参加,这有助于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中国的技术进步。 根据规划,上海用于世博会场地和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额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至10倍。同时,世博会的需求将催生一大批中外合资的融资、商业、旅游、管理以及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公司,海内外客商参与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上海市将与各国企业分享上海世博会的巨额商机。 上海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也将为全球企业界带来广泛的贸易机会。仅以上海城市交通为例,到2010年,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将从目前的65公里增加到400公里,需要引进数量可观的车辆、机电设备。上海每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重点治理污水、噪音、废气和固定废弃物以及自然风景的保护。在这方面的国际合作空间也是巨大的。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各参展国家、国际组织将举行馆日活动,由其主要领导人前来会场主持馆日活动,为配合馆日活动,一般要举行具有国家或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是加强中国与参展国家、国际组织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的良好机会。大量外国人涌向中国将增加中国人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给中国青年更多交流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 5.促进上海城市及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的城市是新技术、多功能城市。该城市将技术、生态环境和人类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要素自然协调融为一体。新技术、多功能城市的创新将使城市成为与世界连通的一部分,使城市作为全球信息网络的一部分而成为国际信息流和快速交通流的节点。对上海市而言,2010年世博会将成为推动城市进行新技术创新改造、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信息和快速交通网络建设、改善城市综合管理的动力。通过这些建设和技术改造,上海市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机场、道路、桥梁、信息网络等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上海市最终成为自我支持、技术、生态环境的人类三者达成完美融合的城市。举办世博会时,一般要建设标志性建筑,设计新颖别致、标新立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不仅促进了建筑设计和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且这些建筑在世博会结束后多被保留下来,标示着社会、文化、科技、建筑和美学等方面的时代印记,有些已经成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象征。上海市在此方面也有相应的设计规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将"城市"作为主题,这是世博会历史上主题的重大突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上海世博会将通过对"城市"主题的沟通、研讨和交流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经济更发达、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富足、交往更友爱、文化更相容、社会更平等。上海将世博会场馆定在有待浦江沿岸,就是要以生动鲜活的变化,来诠释城市发展的灿烂前景。 随着世博会规模的扩大, 参观人数也成倍增加,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630万,增加到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6400万,近几届也达到千万人次以上。各主办国都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集客能力,吸引各国游客前来参观世博会并连带参观其他著名观光景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将长达183天,参观观众将超过7000万,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这对于扩大世博会的影响、促进世界博览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直接的受益者往往是上海市及周边城市的旅游业及相关行业。世博会将为"旅游消费链"的形成推波助澜,对旅游及相关行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餐饮、饭店、交通、住宿、纪念品等行业直接销售收入将大幅度增加。 6、上海世博会是教育、传播、普及和宣传科技文化知识的场所 世界博览会是国际性经济、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大规模交流活动,各参展国家都展出其最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对传播、普及和宣传科学技术知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吸引观众参观,提高观赏的趣味性,各参展国家纷纷采用艺术化或"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营造特殊的氛围,生动逼真。展品科普化、艺术化, 将高科技含量寄于一般简单的展示活动中,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参观者可以触摸、操作、体验、使用科技展品, 形象的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亲身体验科技知识的奥妙,使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受到极为有益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专研的热情、树立长大立志献身科学的理想。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教育民众、尤其是中国各地广大的大中小学、青少年最生动、最形象的机会与场所,成为青少年智力开发和启蒙的课堂,其作用和影响极其深远。 7、筹备2010年上海世博会任重而道远 "风雨经多人未老,关山初渡路犹长"。 三年艰难与光荣的申博路,中国始终坚定地向全世界承诺:如果申办成功,中国将举办一次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中国申博成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筹备、组织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与协助。现在距2010年还有8年的时间,有关世博会的宣传从现在起就该着手进行,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世博会的社会效益。 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定,在经国际展览局代表投票确定注册类世博会主办国后,主办国应于展览会开幕日期至少5年前向国展局递交注册申请。在注册申请获国际展览局批准后,举办国才是最终获得注册类世博会的举办权。此外,举办国要通过在国际展览局的代表,向每一次国际展览局全体大会汇报世博会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注册申请将说明举办世博会的一些准备情况,如世博会相关的法律地位和财政措施以及组织者的法律地位,主题及举办宣传主题的会议、研讨会等的初步计划,展期、世博会活动的分类、场地区域规划及设计,财政计划,世博会推广宣传计划,场地再使用的计划,商业化运作的计划等。还要附上世博会的一般规章、特殊规章、参展合同、确定和保证对取消世博会进行赔偿的文件及关于参展财政条件的所有特别规章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海即将开始新的征程。有中国实力的坚强后盾,有全中国人民的有力支持,有中国承诺的一诺千金,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上海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