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成都,做大会展面包

打印
字号:
2003.02.17

   博鳌,一个海滨城市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了会展经济的前景。有专家说,会展是现代城市的面包,一座城市在召开国际会议,就好比直升机在空中撒钞票。毋庸置疑,会展经济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会展活动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谁拥有了会展这个朝阳产业,谁就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于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等城市会展经济火爆之时,西部中心城市也跃跃欲试——

  2002年12月3日晚,当上海申博成功的喜讯从地中海畔的摩纳哥传到中国时,成都人和上海人一样被光荣和梦想搅动得通宵难眠。当月1日,为期10天的第四届国际车展落下帷幕。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盛况呀,全球200多个汽车品牌汇聚,25万观者络绎不绝,香车美女,商贾云集。成都国际大都会的靓丽身影,让邻近省份羡慕不已。而早在一个月前,建设成都会展商务圈的拆迁工程就已启动,会展产业的灿烂前景已在蓝图中浓墨重彩地勾画。此时,黄浦江吹来的好风,正好扬我征帆。

  光荣与梦想

  会展活动是社会繁荣的伴生物。翻开成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会展经济发展的脉络。历史上,唐宋两个朝代成都最为繁盛。清代学者纪晓岚曾在他的著述中总结道:“成都自唐代号为富庶,甲于西南。”唐时的成都,土地肥沃,耕作技术高,灌溉农业发达,除了生产力水平较高外,也有着厚重的文化根基。

  繁荣必然市兴。“市”,就是会展活动的雏形。据记载,唐时成都有卖花果、蚕器的蚕市,有卖药的药市,还有卖珠宝器物的七宝市。到了宋代,市场演变为季节性的专业市场,月月都有,譬如:一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花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此类市场的性质已经有了商业交易、游乐享受、沟通交流的性质,这正是会展的显著特征。当时大慈寺前的蚕市特别有名,有词人张仲殊的《望江南》为证:“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州。”一时间,成都的繁华声名远播,获得了“扬一益二”的美誉。建国后,成都的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了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全国三大商品集散地之一,具有地缘优势,城市辐射功能强;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作为城市亮点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和世界好奇的目光。几乎是水到渠成,1984年,全国首届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成功召开,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成都的经贸交易活动真正由“市”向“会”和“展”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从那时起到现在,18年间,成都市已经举办全国或国际性的大型展览170多个(次),会展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电子、机械、汽车、建筑、医药医疗设备、花卉、食品、美容、家具等等。其中,前年举办的“2001年第一届成都双年展”使成都一跃成为我国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举办高规格国际画展的城市,在海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会展商机,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成都会展经济带来的人气激活了吃、住、行、购、游、娱乐业,每年至少为市里增收1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大型展览活动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拉动内需”、“展示形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会展业带来的相关产值之比为1∶10。毫无疑问,会展经济是拉动区域经济的引擎。

  会展面包的滋味不错,但还不够大。成都市委、市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市委书记王荣轩说:“我市的会展也有了发展,但还不够,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大。”做大,做多大?副市长狄廷国在接受《中国会展》杂志社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我们的目标是,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世界,把成都建设成为一流的会展旅游城市!”

  执西部会展牛耳

  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但是西部其他城市咄咄逼人的竞争攻势,也让人不能等闲视之。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拥有发达的工业基础,交通通讯便利,拥有服务质量优良的酒店、餐饮、娱乐、旅游等配套设施。近年来,会展市场呈高速发展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75%。目前,江北区政府正投资建设20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力争拿下具有影响力的展览。西安,同样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对外的影响力略胜成都一筹。西安拥有两个展览中心和一个展馆。其中,西安市陕西国际展览中心由1997年每年只承办1个会展上升到2000年的50个会展,平均每天都有会展,同时,长城、振威、三联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专业的展览公司也在西安安营扎寨。西安,将是四川会展业最有力的对手。昆明的展览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自从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旅游展览会举办后,昆明会展名声鹊起,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审时度势,在强手林立的今天,发展会展业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改变会展环境,力争举办更大的,更有影响力的展览。成都目前具备举办大型会展能力的场馆有省展览馆、成都市体育馆、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三家。省展览馆和成都体育中心位于城市中心,地理位置不错,但拓展空间有限,配套设施及功能不够完备,举办上规格的会展已经勉为其难。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现在虽有两个国际展馆,能提供国际标准展位2400个,1997年至2001年,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相继成功举办了以全国春季糖酒交易会、四川国际电视节、成都国际汽车博览会为代表的各类大中型国际展、博览会、专业展、城市展、艺术展等,累计达200余场次,参展和观展人数达400多万人次,同时还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论坛和中法经济论坛等各种会议1500多场次,展览和会议交易总额初步统计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按每位参会参展代表在成都平均消费3000元计,4年累计消费达120多亿元。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已经成为成都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随着成都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会展日益的专业化、现代化,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现有的硬件和周边环境已经逐渐暴露出不相适应的困窘。这一点,中心老总邓鸿看得非常明白。2002年,他与四川省有关方面联合进行了“九寨天堂”旅游项目的开发。“九寨天堂”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与黄龙之间,主要包括国际会议度假中心、藏羌文化保护中心、神仙池风景区,投资20个亿。其中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一次可接待5000人,内部功能配套完善,接待服务档次高;坐落在甘海子的五星级酒店完全具备接待国家元首的能力,其他一些别墅群同样也能容纳客人。这样的条件,完全适合举办高规格的会展活动。“九寨天堂”与成都会展中心是一个整体,它可以是大型会展的分会场或主会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会展中心和成都住宿、交通的不足。

  成都市委、市政府则站在更高的角度,作出了拓展会展商务圈的决定。2001年,市委书记王荣轩三次强调:整治环境,做大会展产业。上级有力的姿态给了会展商务区所在地金牛区的信心,他们立马组建了成都国际会展商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职责是拆迁、整治、建设、开发。为此,公司在金牛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对会展商务区的建设作了初步规划,并委托美国的AM公司对会展商务区建设进行了设计。去年5月,成都市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设计方案。9月,这套方案的前期准备工程———拆迁正式开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申博的主题,也是成都发展会展业的终极目的。专家认为,会展活动,通过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交流,使其中的每一参与方都能不同程度地共享某些物质、文化交流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会展经济的繁荣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素质改变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以2000年举办的“西部论坛”为例,这次盛会,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商业巨子、专家学者莅蓉,大大提高了四川的知名度,富森·美家居城、日本碳泥开发有限公司等纷纷落户蓉城,外资药业、香港飞大集团等也抢滩成都。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亲自到蓉城居民家中了解数字化家庭生活情况,推动了数字化工程在成都的普及进程。论坛期间,城市规划如火如荼,政府对蜀都大道、人民南路上的公交站点以及市区5大出口进行了大换装,用候车亭取代了铁站牌;府南河首捧人居奖;天府广场修饰一新,论坛会址和外围用鲜花装饰;加大卫生监督力度,食品、饮水等卫生合格率有了上升。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川人解放思想、走向观念的前沿;学生、市民甘当志愿者,敬老助残、保护环境,经受了一次特殊的洗礼。据记载,西部论坛期间直接吸引外资比前一年增长20%,吸纳省外资金增长53.6%,外贸出口增长22%,省、市政府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也纷纷出台。经济、社会如此飞速发展,成都人确实受益匪浅。

  秉承该宗旨,金牛区所作的会展商务圈规划,依然坚持了“人、环境、现代贸易”三者有机结合,以会展中心为依托,以会展产业为龙头,具备较强的区域辐射功能,吸引营销、保险、金融、电信、信息咨询等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入驻,成为名牌公司汇集、知识信息资本密集、具有规模效应与集散效应优势的区域。不久前,我们有幸目睹了这份已经交给市政府的规划方案:商务圈以会展中心为中轴,东至金沙路,西接二环路,北到沙湾路,总占地面积约430余亩。金牛区还建议,将营门口立交桥沿二环路至沙湾路口约800米长的路段,等距离平行向外延伸至交大附小区域,纳入会展商务区控制性规划的范围。现阶段,已投入2亿资金进行拆迁,预计5年内完成会展商务区的建设目标。

  据介绍,这个商务区主要由五大版块组成:商业综合区———大型商场、商业楼、办公楼,占地47亩;会议展览区———原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和扩建展览馆组成,占地33亩;商务办公区———商务、办公、商场、餐饮娱乐和专卖店,占地72亩;商务住宅区———公寓、住宅、学校,占地36亩;市政配套区———商务楼、地下停车场、绿化广场等等,占地46亩。如此庞大的现代商务圈在西部绝无仅有。商务建设区建设开发中心的老总王越告诉记者,总的目标是以发展会展经济为主体,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开发及市政建设为基础,以投资环境改善和政策导向为手段,通过市场运作把会展商务区建设成西部最具特色的会展活动区和成都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会展商务区的建设,将带来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完善。

  我们期待,5年之后,一个如朝阳初升般的新型成都将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链接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是成都市的重点项目,由美国加州集团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14亿元建成。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由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体组合构成,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是成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集展览、会议、酒店、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是目前中国西部建筑规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完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大世界,拥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美食中心,知名度很高的成都现代艺术馆和金色歌剧院。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拥有两个大型室内国际展馆,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可提供2400个国际标准展位;全馆配有先进的保安监视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喷淋系统,同时拥有1.3万平米的露天展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国际标准展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