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塑胶展成功背后暴露“展会产业”问题

打印
字号:
2002.10.31


 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维中)第五届亚太国际塑胶工业展览会(APPLA2002)日前在中国最大的塑胶基地上海举办。“塑料工程”概念的讨论成为该展会一个意外的热点,而展会本身存在的定位、会场设置等问题则暴露出国内展会产业的不足。
  圆满落下帷幕的本届展会面积大,设施一流,参展商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港台地区及大陆的300余家企业,可以说整体举办得非常成功。
  会上,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要用“塑料工程”的概念来定位塑料机械。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塑料机械的生产大国,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设备技术还有较大差距,产品附加值偏低。“塑料工程”狭义上说包括原料配方、塑料加工工艺、塑料机械和模具,广义上说还包括塑料制品应用技术。
  该展会的名称虽冠以“塑胶”,但前来参展的橡胶企业少之又少(不到总参展商的3%),绝大部分展出的是塑料机械类产品,展会成了塑料机械业的一次大检阅。这导致塑、胶两行业的人都有意见,认为不如索性将展览直接定位在塑料行业,橡胶业人士则认为没有借到“集团效应”的光。
  由于前来参展的原料及制品企业也非常少,因而,更有人提出,应该把含糊的“工业展览”改为“机械展览”。
  中国化工市场职业调研分析员柴国梁认为展会人气还不足。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展会地址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其二,主办方与有关行业协会联系不够,缺少主流企业的参观群体到会观摩。他还认为橡塑展举办过密,紧接着6月下旬、7月、8月上海都还有橡塑业的展会。为此,常州达力、上海南安、上海橡机等企业都认为“展会过多”、“应接不暇”、“过多必滥”。
  许多人在展会快结束时才发现了“台商板块”的规模之大———这次展会吸引了大批台商,第一天到会的就有81家,占所有参展商的24.1%。因此,人们认为展会如果专门设立一个“台商板块展区”,会特别有意义。
  因为台湾华王工业集团的一位参展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台湾的塑机工业发展比较早,已有30多年历史,至今已比较成熟。近年来,不少台塑机生产商也纷纷涌入大陆,特别在长江与珠江两大三角洲,并向全国幅射。台商的许多操作经验已经引起内地同行的关注。

                                     王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