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厦门 离国际会展名城有多远

打印
字号:
2002.10.31


  作为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增长点,“会展经济”已引起多方关注。正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厦门市,也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欲“分君一杯羹”。
  但愿望与现实往往不是一回事。
  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市,离“国际会展名城”还有多远?
  多看看别人的优势
  多想想自己的不足
 什么样的城市才具备发展“会展经济”的条件呢?有关专家指出:有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城市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知名度;二是有相对完善的交通、通讯、涉外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三是这些城市也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条件具备发展“会展经济”。一些地方花费巨资兴建的大型展馆,有可能因无人参展而空置,更谈不上收回投资。
  从国际上看,公认的会展名城有日内瓦、汉诺威、慕尼黑、纽约、巴黎、伦敦、新加坡以及香港等。据悉,德国政府为在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拨款70亿马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45亿马克的税收及145亿马克的利润;“国际会议之都”巴黎,每年承办300多个大型国际会议,每年库房也能充盈7亿美元;还有香港,一年的会展收入也达74亿港元,同时提供了9000多个就业机会……
  目前,厦门举办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是每年9月8日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和4月12日的“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国家外经贸部曾提出“东道主厦门市要切实提高城市国际化社会服务水平”的要求。然而,记者从多次参加“投洽会”和“台交会”的经历中,深感厦门市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宾馆酒店的服务水准有待提高。
  记者曾多次在厦门市一些四星或五星级酒店里,发现不规范的服务比比皆是,就更不必说其它酒店宾馆了。
  旅游行业管理力度不够,存在着小、弱、散的状况,缺乏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而且55家旅行社无序竞争,使经营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全市至今尚未有专业的旅游车队,大批游客涌入厦门时往往发生窘况。
  市场开拓精神欠缺。“稳健有余、开拓不足”,特别是旅游部门,在实施全市旅游规划方面,协调力度有限,措施乏力,缺乏总体形象和“捆绑”宣传的策划。
  展会推介宣传力度薄弱。“9·8”
  组委会连续多年采用有偿使用标志的办法,即各媒体若借用“9·8”名义,必须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版面供组委会宣传之用,这与1999年深圳市政府为使首届“高交会”一炮窜红,不惜投入1亿元巨资,在中央各大媒体上大做广告宣传大相径庭。而主办单位却摆出一副无所谓的面孔:“我们厦门人比较务
  实,不愿自吹自擂造声势;再说主动来报道的各地记者已经够多的啦,我们都忙不过来啦。”
  这是不是过于“务实”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今天,仅仅打开家门,坐等来客是远远不够的。
  多争取一些会展
  多打造一点精品
 是不是“会展城市”,顾名思义,就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规模。这不仅可以给举办地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来无法估算的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
  近年来,展览在我国已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据统计,我国举办经贸展览会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1997年全国举办展览会的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62个,2000年迅速上升到1684个。这些展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深圳等地;同为沿海城市,厦门所占的份额极为有限。
  当然,厦门做了大量的努力。由市政府投资11.6亿元兴建的、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首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主楼室内展厅可设国际标准摊位2000个和容纳上万人进行展览活动,32万平方米的前后广场则可以举行6万人的庆典活动,其档次和软硬件等在国内首屈一指,面海而立、气势恢宏,规模堪与香港会展中心媲美;并集展览、会议、信息、交易、商贸洽谈、大型活动等功能为一体,配套着商务、仓储、宾馆、餐饮、娱乐等服务功能。
  可是自去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所承办的展览却相当有限,利用率远远达不到当时的设计标准。如果长期这样“萧条”,不仅难以实现“会展名城”的愿望,还可能成为财政的一大负担。
  厦门市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呢?中国贸促会有关专家认为,尽管我国近年“会展经济”如火如荼,但展览规模、档次、质量不高,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名牌展和精品展更少;低层次重复办展现象比较严重;国际展会的国际化比例较低,我国展览业,包括厦门市都必须克服这些“瓶颈”。现在,“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以展览公司为主、政府参与为辅的形式,已形成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等特点。厦门可以顺应大势,着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展览公司,让他们挑起“大梁”。
  此外,展会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发挥传播信息、知识、观念的作用,吸引八方来客。在近年北京国际周中,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论坛、硅谷杰出华人论坛、知识产权论坛、风险投资与融资上市论坛,由于演讲人很多是世界顶级人物,尽管票价高达200元,但听众仍然趋之若鹜。这些期待着厦门去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多一点开拓精神
  再多一点危机意识
 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统计,全世界每年国际会议的消费额为70亿美元。一次展览会所带来的相关产值与展会的收入之比是10∶1,也就是说,一场展会如果赚了1万元,那么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的社会收入就能赚10万元。另外,在国际会议市场的份额中,欧美国家已从80%下降到60%,这正是我国一些会展城市迎头赶上的好机会,厦门也不例外。
  应该肯定地说,厦门近年来与国际上的各种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许多方面已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在城市管理、旅游服务、软硬件设施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迈进了一大步。然而,与国内外知名城市相比,厦门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如何早日成为真正的“会展名城”?
  现实,向厦门市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在思想观念上、规划布局上,市政府应把旅游产业真正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像抓工业生产一样下大力气去抓;而且应统一协调,卓有成效地解决发展“会展经济”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有专家指出,厦门市可在10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建立健全与大旅游产业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二是加大旅游市场调控管理,努力促进旅游市场向多元化发展;三是提高旅游宣传促销水平,树立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美好形象;四是在综合旅游商品的开发上狠下功夫;五是加强旅游综合性规划,建立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六是积极引进外资,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七是加快人才培养,塑造一支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八是加强对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国际通行规则的业务培训和外语培训,尤其是提供多语种多层次的翻译服务;九是增加英语资料和提高全社会的英语水平;十是加强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丰富客商的文化生活等。此外,还应关注网上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之间的相互补充。
  一年一度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已为期不远,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各种展会。风景优美的厦门,“会展名城”任重道远,努力吧!